宁夏新闻网讯 据自治区水文部门监测,2023年2月23日黄河宁夏段封河河段全线开河,较多年平均推迟3天,开河河段水势平稳,标志着我区黄河2022-2023年度凌汛期正式结束。本年度黄河宁夏段凌汛呈现流凌及封河早、封河流凌距离长、呈多段封河流凌、开河时间晚的特点。2022年12月15日宁夏河段首次出现流凌,较多年平均流凌日期提前3天,流凌最大长度131公里(2023年1月19日)。12月20日黄河宁夏段出现封河,封河日期较多年平均提前14天,最大封河长度182公里(2023年1月28日),为2016年以来最长封河距离。2023年2月2日,封河河段首次开河。凌汛期未出现人员伤亡,未发生险情灾情。
凌汛期间,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高度重视防凌工作,深入研判今年防凌形势,全面安排部署年度防凌工作。自治区防汛办组织对沿河防凌工作进行了4次督导检查,组织召开7次防凌工作专项调度会。沿河4市10县(区)各级防指及时召开防凌专题会,各级防指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做好防凌工作安排部署,跟进督导检查落实辖区防凌工作。针对自治区“两会”和元旦、春节期间重点防凌时段,区、市、县各级防指统筹强化领导带班和人员在岗值班备勤工作,将河道安全巡查责任落实到沿河管理单位和乡镇,不断强化安全基础保障。
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沿黄各地认真开展防凌隐患排查,重新复核了沿黄4市10县区防凌行政和巡查责任人,对沿河入黄排水沟口资料及时进行更新,对沿黄防凌队伍、物资物料进一步开展清查盘点和补充完善。结合辖区防凌实际,各地各部门强化辖区黄河防凌应急准备,银川市根据区域河段特点,调用无人机应急分队于封开河关键期对封河河段开展巡航飞检;石嘴山市、吴忠市强化河道实地查勘,制定针对性防凌应急处置措施,进一步健全完善防凌应急机制建设。凌汛期,各级防指组织开展专题会商调度53次,印发工作信息和工作提示103期,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防凌工作检查99次,在黄河石嘴山段组织开展了防凌应急救援处置演练,进一步锻炼了防凌应急处置能力。
针对沿河防洪工程修复、在建桥梁防凌安全、浮桥拆除和黄河岸线旅游景区防凌安全及应急救援准备等各项工作,各级水利、交通、文化旅游和应急、消防救援等部门强化职责履行和措施落实,积极开展预案修订、巡堤查险、队伍准备、物资储备和水毁工程修复等工作,全力做好凌汛防范应对。沿河各级气象部门积极做好凌汛期间天气趋势研判分析,凌汛期发布凌汛专题气象服务信息17期,利用风云3号气象卫星和无人机开展凌情跟踪监测,及时为凌汛预防提供技术支持。各级水文部门强化沿河凌汛水文监测预报,封、开河关键期开展凌情冰情勘验巡测35次,发布凌情预测7期,印发凌汛信息70期,发送凌情短信15万条,为精准预测提供详实可靠数据,全力确保我区黄河防凌安全。(李立)